25 / 05 / 02
很经典的一句话,“互联网是有记忆的”
但是比这句话传播更广更真实的一句话是“互联网是没有记忆的”
看似矛盾,实则的确矛盾。
好,让我们简单回顾一下事件始末:
我是那种对于时效性高的事情保持一定钝性的人。事情过去快一个月了,我都没有去bilibili上看何同学的新视频和动态,与我无关,也没有到非看不可的程度。但是偶然想到这件事,觉得可以聊一聊。
其实平心而论,作为一个普通人,他的想法公之于众并没有什么天理不容,但是尴尬的事情在于,他用自己的大号,有公众粉丝上千万体量来说这件事,就有些不合时宜了。
案例 | 失范类型 | 应对策略 | 社会影响 |
---|---|---|---|
何同学事件 | 道德责任争议 | 删除内容/沉默 | 阶层对立激化 |
郑爽代孕事件 | 法律道德双失 | 官方封杀 | 推动代孕立法 |
默多克窃听门 | 职业道德失守 | 道歉/机构改革 | 媒体公信力危机 |
司马南逃税案 | 违法失信 | 罚款/形象重塑 | 爱国人设崩塌 |
但何同学的事具备一定的特殊性:
何同学事件未涉及违法,但触及转型期中国的敏感社会情绪,其“软性失范”更具传播渗透力。
之前有过一次在视频里写到工作室小伙伴自己开发的软件一事(实则是用了开源的仓库后继续开发,而且视频中还对该仓库进行了打码),这件事是我对何同学最大的一次信任崩塌。自那之后,就没有关注过他的视频和动态了。直到这次的“讨好型人格“事件。
人心中的成见是一座大山,现在的两件事情让何同学在我心中已经有了一些改观,不知道接下来工作室会怎样运营,但是从事不过三的前提来看,再有一次塌房可能会比这两次还要厉害的多。
接下来工作室很可能会成立或者外包一个类似的公关部(或小组)来处理这些事宜,但是悬在其头上的达摩克利斯之剑,也会时刻提醒着何同学之后的每一次创作和情感的表达。
以上。
简单生成了一个时间线web ,可供查阅:https://metaso.cn/search/8612092806476337152/interactive?dataId=8612092806606360576&targetType=0